|
|
中商情报网讯: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的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的潜在能力大、应用前景广。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包括减速器、电机、丝杠、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硬件组件,和相关的软件系统。产业链中游为人形机器人本体的设计、制造与集成,目前主流的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包含轮式人形机器人、半身足式人形机器人和全能型人形机器人等类型。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特种应用等。 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成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70%。从成本情况去看,核心零部件供给是未来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成本合计占比超70%。目前,高昂的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范围的应用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机构,具有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近年来,随工业机器人、高端数字控制机床等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已成为高精密传动领域普遍的使用的器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减速器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融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87亿元,2024年约为144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减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10亿元。 随着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企业在精密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齿轮减速器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中国减速器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已上市企业如中大力德、绿的谐波、双环传动等,凭借长期资金市场的支持,逐步扩大产能和技术优势,而未上市企业如恒丰泰、南通振康也在快速崛起,为中国减速器产业的国产化注入新动力。 伺服系统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管理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近年来,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伺服系统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约220亿元,同比增长6.8%,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34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248亿元。 中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品牌占比超过50%。在国内市场中,汇川技术市场占有率占比排名第一,市占率达28.2%。其次分别为西门子、安川、三菱电机、台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4%、8.4%、6.1%、5.9%。 2025年,中国控制器行业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汇川技术、和而泰、拓邦股份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产能扩张,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随工业自动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控制器企业在PLC、伺服系统、变频器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中国控制器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已上市企业如汇川技术(300124.SZ)、和而泰(002402.SZ)等,凭借长期资金市场的支持,逐步扩大产能和技术优势,而未上市企业也在快速崛起,为中国控制器产业的国产化注入新动力。 大量传感单元是实现复杂感知功能、与环境交互的基础。人形机器人所需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指尖测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接近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多种类型。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研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36.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795.5亿元。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涌现出一批实力丰沛雄厚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歌尔股份、汇顶科技、韦尔股份、华工科技等。这一些企业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机器人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分析及发展前途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为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7.4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2028年达到206亿美元。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蒸蒸日上,正成为全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近年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迅速增加,相关这类的产品相继发布,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活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分析及发展前途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27.6亿元,较上年增长53.3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5亿元,2028年达到387亿元。 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研发向量产过渡的关键阶段,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加速推动资本涌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分析及发展前途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61件,投融资金额达到125.52亿元。宇树科技(近十亿元B2轮融资)、傅利叶智能(E轮融资近8亿元)、星动纪元等成为国内融资亮点。 人形机器人在外形上拥有类似人类的肢体结构,全身关节较多且受力复杂,集仿生学原理和机器电控原理于一体,通过运动和动力组件配合智能感知、驱动控制技术,在不同环境中完成外界感知、双足行走、使用工具、行为交互等一系列任务。人形机器人技术分支可分成本体结构、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驱动控制、支撑环境五个主要模块。 从人形机器人各技术分支专利申请数量分布情况去看,目前已积累的技术大多分布在在本体结构部分,专利申请数量达到7949件;驱动控制和智能感知的申请量紧随其后,分别达到4800件和4191件;核心零部件和支撑环境技术分支的申请量较少,分别为927件和506件。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占比达27.3%。广东排名第二,占比达18.9%。其次分别为浙江、江苏和上海,占比分别为14.7%、9.7%和5.1%。 北京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新机构数量大幅领先,包括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具有雄厚研究积累的高校院所。江苏、山东等地虽然当前开展深入研究的机构有限,但具有人形机器人研究潜力的创新机构数量较多。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并发布有关产品,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重要机遇期。国外企业中,特斯拉、波士顿动力、本田、Engineered Arts、1X Technologies等企业发布了Optimus、Atlas、ASIMO等人形机器人产品或其迭代产品;国内企业中,优必选、达闼机器人、小米、傅里叶智能正逐步进行产品首发及更新。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榜单,中国有35家企业上榜。榜单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三大核心环节,分别为“大脑”、“身体”和“集成商”。在“大脑”板块方面,百度、台积电、地平线家中国企业入榜;“身体”板块方面,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旭日集团、双林股份、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汇川技术、绿的谐波、鸿海集团(富士康)等24家中国企业上榜品。在“集成商”板块方面,优必选、广汽集团、小鹏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埃斯顿自动化、美的、鸿海集团(富士康)等10家中国企业入选。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全社会的养老需求更加多元化、高品质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来巨大机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为6.8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7.21亿元。 人形机器人可应用于医疗行业,人形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和稳定性的手术中。同时,他们能够照料康复病人,提供物理治疗和康复服务,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1.37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 当前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向好,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状态。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调研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546亿元,较上年增长8.1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9655亿元。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2-25 16:02 广东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据4月23日消息,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陆克华1964年10月生,曾长期在住建部工作,2015年任住建部副部长,2018年调任重庆市副市长,2022年5月任重庆市委常委,后兼任政法委书记一职。2024年11月任上被查。 中国台湾艺人黄子佼涉嫌持有未成年少女不雅影像案引发社会关注。此前,黄子佼一审获刑8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3万元)。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一些美国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一些小企业难以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在佛罗里达州,埃米莉·莱伊的小型文具公司正面临着十几年来最大的困境。埃米莉以未经国会讨论、滥施关税为由向特朗普等人提起了诉讼。埃米莉·莱伊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经营一家小型文具公司已17年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始于1900年的美国纽约国际车展,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客商。但今年车展前夕,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业内震荡。在16日车展开幕的当天,记者来到了车展现场,发现在“关税阴影”下,整个汽车行业似乎弥漫着焦虑情绪。 |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